由于时间安排比较短,这一次就只是去了大理,去体验影视剧之外的大理,去只属于我的记忆的大理。让我暂时放下工作和生活带来的重重压力,来到这里。
既然不快乐又不喜欢这里,不如一路向西去大理。
2014年,在电影《心花怒放》中一首《去大理》让大家记住大理,并且对大理充满了向往之情。
在充满忧伤的歌声中,渴望去流浪、渴望自由自在的生活、渴望在洱海旁遇见那个她。
同样,我也带着这份渴望与憧憬来到了大理,寻找属于自己心中的那份净土。
带着那份愁绪,踏上去往大理的航班。
贵阳到大理航班每隔一天就一班,早上11点半左右起飞,一个小时的时间就可以到大理。
一到达机场,我就被停在停机坪上的巨大直升机所吸引了,心想好像在电影里看到过,很想亲自体验下。
大理机场到双廊有一个小时的车程,出于便捷和安全的角度考虑,小编选择乘坐出租车这个方式,价格一般在180元-240元之间浮动为正常。
去双廊的途中能看见这座小岛“小普陀”,传说是观音开辟大理留下的大印,以镇风浪,多生动的民间传说。
快要到达双廊镇时,出租车司机就让小编下车了,因为现在那段路正在修筑,车辆只能停在双廊镇口的停车场中,进入双廊镇需要乘坐当地的三轮车进入。
要去的小伙伴们,注意!注意!注意!
双廊镇不大,几十分钟就可以把整个镇逛完。
走在用大理石的铺设凹凸不平的路面上,行李箱扑通扑通直响,好像在告诉我它有着很多的故事。
经过十几分钟,找到事先预定的酒店,稍作休息正式开启大理之旅。
天空逐渐的暗下来,双廊镇上的店铺都打开的灯光,照亮了镇上的街道。
在街道上,走着走着,看到满街的都是吃的,直流口水,不说了赶快去吃晚餐啦~
不得不说,云南菜真的很好吃,不辣不咸不甜,味道刚刚好。
特别是这道柠檬香菜蒸鱼,具有云南菜的特色,把鱼蒸熟后,淋上香汁,在鱼身上再铺上一层香菜和几片柠檬,夹上一片鱼肉,还有附加着柠檬味的清香,真是美味。
酒足饭饱后,听说这有个观景台能看见整个双廊镇。
哇!太好了,心里暗暗地窃喜,从双廊镇大门路口,一直往上走大约500米左右就有一个观景台。
好美好美,整个双廊镇就在我的脚下,真是一览众山小。
拍完照片后,收拾东西准备回客栈,在房间窗外就是美丽的洱海,希望明天早上起床后一束光芒照进我的床头上,给我说:“早安”。
清晨,一缕阳光透过窗帘,射入房中。
我也被着突入其来的阳光所吵醒,看了看手表才早晨8点,揉揉朦胧地双眼,拉开窗帘,走入阳台。
眼前洱海的美,简直不能用言语来表达。
太阳的光芒已经照亮了整个天空,金黄色与蓝色成为天空的主色调。
乘着这么好的天空,赶快洗漱完,去镇上逛逛,顺便寻找当地的美食。
闪亮登场,这是大理最具有特色的小吃—砂锅饵丝。
饵丝用八成热的开水中烫到熟而不烂之时,加上炖好的肥肉、汤汁,放上细末的葱花、上好的酱油、大红袍花椒制成的麻油,再根据客人的喜好,添加蒜汁、香焙辣椒面等调料。
饵丝吃进口中Q弹,汤汁鲜美,味道浓香,让人大呼好吃,回味无穷。
吃完早餐后,要去今天第一个游玩地点—南诏风情岛。
南诏风情岛是大理洱海三道之一,也是最近的离岛,面对苍山洱海,素有“大理风光在苍山,苍山风光在双廊”的美誉,岛上旖旎风光、海天一色,千年古榕树到处都是处处可见,枝繁叶茂、幽穴古洞盘曲交错,岛屿四周水清沙白,苍洱百里美景尽收眼底。
乘游船上岛,首先看到码头边的壮观的沙壹母群雕,是沙壹母和他的十个儿子。沙壹母是受彝、白等族人崇敬的创世始祖母,传说她是ai哀牢山下渔女,因触沉木而感孕,生下十个儿子,分别成为云南各族的先祖。
接下来在蓝云白云之下,伴着阵阵洱海清爽的风,沿着布满南国花草、树木专为游客搭建的环岛曲折步道漫步行走,一路看海、听涛、观景,美不胜收,南诏岛处处为景,人融于景、景衬丽人,所有的人都成了摄影师。
在岸边随处可见在海水之上搭建的白色唯美景观,作为一个汉子,我也忍不住上去摆几个Pose,臭美一下。
当然,在洱海最有趣的体验就是租个电瓶车到洱海边上转转,说走就走。
下午,我准备去租一辆电瓶车,去洱海边上转转,找到一家租车的店铺,付了60元的租车费,并交上押金,开车走人。
因为小编是第一次骑电瓶车,一上去就有点不知所措,用手扭一下油门,谁知道电瓶车“嗖”的一声就冲了出去。
幸亏我机智,及时按住刹车,才避免了“悲剧”的发生。
在镇上,骑上电瓶车适应了一段时间,感觉能够驾驭这个“风火轮”,就开开心心的开启洱海之旅。
小贴士:
如何驾驭电瓶车,小编总结了几条干货,小伙伴可以参考一下。
1、熟悉电瓶车上的按键。比如:“喇叭、转向灯、大灯等”。
2、掌握电门速度的控制。
3、刹车时时刻抓紧,必须突发事件发生。
4、停车或推车时必须关闭电源。
走在公路上,洱海的清风微微地划过面颊,路边的美景一一往身后游走,好美啊!
走到一处没车没人的地方,赶快把电瓶车停下,与它来个合影,beautiful!!!
走这趟,往返大约走了40公里的路程,眼看天快要暗下来,才悻悻作罢,回到客栈中。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