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行还是改了主意,最后决定还是去距离自己比较近的苏州吧,苏州也算的上一个水乡,踏上那片土地的时候,就让我开始对这里产生了浓厚的喜爱之情,无以言表。
清明时节雨纷纷,这是踏春的好时节。我原想去诸暨或是德清拜访那个曾经给我带来亮光的先人。后来几分纠结我和白君说,不去了。白君问,你不想去拜访他么?我说,不,不是,只是我还没有准备好怎么去见他。
牛津的校训流传是“耶和华给我光明”,而于我而言,在很多个夜晚,那个给我指明方向,那个给我带来力量的人,不是耶和华,而是他。
史书上没有留下关于他太多的痕迹,可只那寥寥几言,你也能推测得出他那一生已经配得上“心安理得”四字。那史书没有记他,也是他的心意,他只想在西湖旁有一茅棚,穿着蓑衣,在蒙蒙细雨间打捞鱼虾,夕阳西下与佳人烹鱼煮茶。这天地之间他早已无愧何人,这一箪食一豆羹他都能吃得心安理得,何其舒畅。
苏州站的模样在我下高铁的瞬间牢牢的嵌入我的脑海。我开始相信书中写的——那些人到了一座城,就突然感知到那是他们的地方,然后就永远的住下来的感情了。东坡先生将杭州视为他的第二故乡,在杭州他度过了他最欢乐的时光,也许他也是在杭州上任的第一天就被这座城市所深深地感染,也与我一般被深深的吸引。
出苏州站时,我感慨于不过一个车站竟也修得这般古色古香,再乘公交更见处处江南韵味。白君说一条河,将苏州分成了昨天和今天,桥的那头有昨天的迷醉,桥的这头有文明的火焰。
拙政园
等到来到拙政园外,我差不多已经饥肠辘辘了。拉着白君进了一家混沌店,点了混沌,抬头望见眉间画着花钿身着襦裙的一对姑娘,六目相对,三人欢笑。在那家狭窄的小馆里,在这一路走过的路来,我终于也在中国的大地上看到古今完美的融合,不带有一点一滴的违和感。以前我总羡慕于日本将古典与现代如此完美的结合,也嫉妒于日本的妇女可以身着多少年前的服饰大胆的出门。汉服很美,襦裙也好,曲裾也好在我眼里都是极美的服饰,我总遗憾于言词惨白,竟只能通过眼睛将这番美留在脑海却无法传于他人。有的人,便又开始愤世嫉俗起来了,说我等是如何的浅薄,不懂汉服的种种历史,种种由来,只因“觊觎”它的美貌,便敢华服加身。冷静冷静,再听我唠叨唠叨,若是要每个人必得先懂得那多学问才能穿上一身自家服饰,那也未免太刻薄,你要说出中山装的缘故来,旗袍的道道来才得穿上,否则就被打上各种名头,那也太过于庸了。人要先有了喜欢,才有了解的欲望,这漫漫的了解之路也才不显得枯燥冗长,就算那一万个身着汉服的人里头只有一千个将汉服说得头头是道我也已经觉得弥足珍贵,心生敬佩,至于那剩下的九千个人我也心怀感激,因为有你们,至少让人还记得有这样的过去。
央视曾经拍过一部纪录片,叫做《园林》。当时的我被那一帧帧美如画卷的影像所打动,我在书中连忙记下了一串园林的名字,希望有朝一日能一一走过。
我和白君的第一站来到了拙政园,人山人海。也是,挑这么个时节出门,看得多的便是人与人。白君站着买票的时候悄悄和我说,下次我们淡季来。我轻轻一笑,点头,心里却觉着人多有人多的好。这么个好时节,都出来走走,热热闹闹欢欢喜喜,恍如赶会妙趣横生。
进了园子,处处皆是人,我只能将相机对着天对着池塘里的锦鲤对着正在拉杂物的工人。
这天,也艳阳高照,没能品味一番雨中朦胧漫步园林的滋味。所幸的是,在这春光融融里竟在这中国四大名园中觅得一番偏僻地,暗自思索也许百年之前的清明也有小女如我一般,在回廊的拐角初悄悄打着呵欠,在春困中浑然不觉置身美景中。拙政园相比起颐和园来说太小了,但仔细观赏,曲水流觞,七尺回廊,障景,框景,借景,对景,漏景,点景,添景又一应俱全,也着实当得起“园林之母”的名头来。
拙政园之后,我错失了艺圃,这是此行莫大的遗憾,若再有机会又到苏州定要去去。白君问我到那去做什么。我那时恰好有些困,点头半答,喝茶。这多半也是受了那风流人士手执白扇拨柳寻花,斗茶戏茶的蛊惑。在艺圃品茶那是何等的休闲与自在,也褪去了上海的分秒必争。
我好茶,虽然爱喝的不过那几种,却总有一种想要品遍天下名茶的心。去年刚看完一部央视拍摄的纪录片,叫做《茶,一片树叶的故事》里头说了一个老爷爷,一生倾注在他的茶园,他已经八十多岁还操心着茶园,时候到了仍叫人将茶拿来给他看看,吃吃。在他手里,将茶种得再好不过。每次看到这样的故事,我总忍不住一边感动一边悲叹。感动于专注与痴情,悲叹与他年事已高,虽则我希望老人家洪福齐天,但他若去世,我们又失去了这样的人,我们又失去了一种文化。
拙政圆过去,我邀着白君去吃面。我爱吃面,吃遍各式名面也是我一大愿望。于是我和白君便又辗转几道,到了同得兴吃一碗红汤面。到的时候是意料中的人满为患,我和白君领了号在楼下等待,惊喜之处却发现二十多人不过也就一会。等到坐在桌旁,看着窗外的一条小河,服务员给你端上一杯荞麦茶配上古风古韵的装饰,我和白君说,真的恍若回到了那个年代。面很好吃,这是我的意外收获。
那片糖醋鱼待我已离开苏州,还仍旧念念不忘。我也喜欢鱼,出门吃饭总会点一道鱼,吃过不少鱼后才知道做一道好吃的鱼是谈何不易,需要技巧也需要耐心。我们还点了红烧和鸭脖,同样的都很爽口,不油不腻。我和白君吃完下楼,却发现楼下空无一人,心下纳罕,后才发现就这么一会,面已售罄。
寒山寺
下一站到了寒山寺。刚进外围,夺人眼目的便是那高高的碑,碑上是那首颇负盛名的“姑苏城外寒山寺”,我尤喜欢“姑苏”“寒山”四个字,也总对白君念叨,你说怎么就能想出这样好听的名字来。于是我执着的将自己笔下小说中的主人公多安排在姑苏,多提姑苏不道苏州。碑的旁边便是那出名的“夜半钟声到客船”的因——那座大钟。在阁楼上,我捂着耳朵,笑着对白君道,我如今便是知道了,这钟声何以到了客船。嘻笑间,古与今的重合。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我和白君说,到来日,我教这些诗词于孩子。便定先说那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让她听过了那震彻胸腔的钟声,然她见过那长廊上寒山子的诗词。然后,才和她说,宝宝,曾经有那么一个古人呀叫作张继,他曾经为了提升一下自己的学识眼见,背着个书篓走了很长很长的路,他一路跋涉涉水终于到了长安,这是唐朝的首都。很多人为了能考上状元,都奔赴长安。然而令人难过的是,张继这一年并没有考上,他很难过的回到了姑苏,路过寒山寺时,小憩些许,睡不着觉,听着寺庙里传来的钟声暗自难过,便写下了这首诗。此后一举文明天下。所以宝宝,这世界有很多路可以走的,你要找到最适合你的那条,不必为了失去于众人一致的路而难过。
我和白君的收获在写满寒山子的诗词的长廊上。我以前从不曾读过他的诗,便一时兴起拉着白君用方言一首一首朗读。等到这一首一首读下来,总有那几首让人忍俊不禁,可也有那么几句,直入人心。
寒山寺是十大名寺之一。现如今的建筑多为明清建筑,主要的几个为大雄宝殿、藏经楼钟楼碑廊枫江桥,霜钟阁。每一处,都领人惊艳。也令人回味。
寒山寺之旅结束,我又拉着白君去买很有名的糖粥,粥也是我的心头好。等到白君接过糖粥吃了几口,我竟忍不住开怀大笑。白君问我何故笑成此番,不过一碗糖粥。我连忙摆手说道,不不不,不只是一碗糖粥。白君好奇,放下糖粥问我,除了糖粥,还有什么?我又开怀大笑,摆手道,不过一碗糖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