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出了事生理之都,还是世界工厂的代名词,这里大大小小坐落了无数的小工厂作坊,生产各种商品远销海内外,成为南方最大的轻工业基地,下面给大家分享东莞一日游哪里好玩。
东莞一日游其实有很多好玩的地方可以选择,这里的工厂区域非常壮观,这里的各种高档消费场所也是比较受欢迎,还有诸多漂亮的公园可以去,下面给大家展示一下东莞的好玩的地方。
不知道你对东莞的印象是什么,是曾经的“世界工厂”?
是荡气回肠的虎门硝烟?是全城遍布的五星级酒店?
香港文化名人梁文道曾经这样形象简洁地描述他印象中的东莞:在我印象里,东莞是一个由酒店和工厂组成的城市。
其实,当你跳出这样的框框和最初印象,慢慢地走近它,了解它,你就会发现这些说法还是有失偏颇,是不确切的。
正如纪伯伦说过一句话:一个人有两个我,一个在黑暗中醒着,一个在光明中睡着。人如此,一个城市也如此。不知道你有没有见过东莞的另一面?
大西路:随处可见岭南骑楼建筑
这条清朝时期形成的大西路,街道两边是商住两用的骑楼式建筑,而且其中不乏历史风貌完好的建筑,中西合壁三段式立面风格,骑楼的第一层是自由漫步的长廊和商铺,二楼在商铺的上方都是住家,这是典型的岭南骑楼建筑。
每层建筑的每扇门里,都留存着一份有关老东莞的记忆和故事。在时光里游走,似乎可以嗅到旧时的气息。
在全国各地的骑楼里,广州骑楼形式多样,保存完整,是粤派骑楼的代表。而东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大西路的骑楼实现在了商业与居住环境的完美结合,也是极具历史意义的。
大西路上的的东方红照相馆,就在路口,一抬眼,东方红三个大字,立刻让人耳边回响起“东方红,太阳升,东方出来个毛泽东”的陕北民歌, 仿佛坐上了多拉A梦的时光穿梭机回到几十年前。
但是再看门两边立柱的广告招牌,又把人拖拽到现代。就这样,东方红照相馆即便现在是经营与时俱进的业务,但是也不妨碍它在这条时光老街中,成为北隅乃至莞城、东莞一个知名的民间地标。
东方红照相馆
与东莞的世界工厂忙忙碌碌的身影不同,这里的居民似乎平和淡然很多。
在老东莞饭店,在大西路骑楼沿街的商铺,东莞人不慌不乱,在老饭店里围坐听粤剧喝茶吃饭,在商铺门口专心致致地忙着自己的小生意,并不会因为工作的快节奏而乱了自己的生活。这才是实实在在的普通人的市井生活。
广东人会煲汤是出了名的,煲汤的各种食材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的。在街边晾晒的这些不知道是家用还是拿去卖,比如桂圆壳,桂圆核,冬瓜籽之类,根本就不是我能想到的。看看人家过日子,自己是不是浪费啊,好的宝贝都不知道利用。
每天跟时间竞争,跟自己的昨天竞争,有时奋力挣扎却一身疲惫。不如像水一样流过生活,用心地关注当下,用细节把平凡的日子过成一首诗。
老莞城饭店:年代感十足
老莞城饭店
人到一定年龄,就喜欢开始怀旧,开始喜欢找些有象征着寄托价值的东西来缅怀逝去的年华。一走近东莞老莞城饭店,一种很深的年代感就扑面而来,忽觉时间飞逝,勾起了年岁的回忆。
走进老莞城饭店,第一眼看见的便是饭店右侧很显眼很大的位置摆放着老莞城饭店出产的东莞特产——东莞三宝:陈皮,咸榄,禾莞草,15元一包,据称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饭店前后两个大间,似乎未装修过的斑驳的墙壁、孙中山像、匾额楹联、老吊扇、老时钟、鸟笼、鸟、挂画。
陈旧且藏有故事。老房子不多了,当岁月流转,生活越来越现代以后,想再找到这样的原汁原味的建筑和风格的地方真的很难了。这里生意很好,店里能保留这样年代感的风貌,我觉得是别有一番味道。
店里电视播放着粤剧,平时接触少,听不太懂。但是粤剧又被称为“广东大戏”或者“大戏”,广东传统戏曲之一。在广东地方和香港都有不少剧院演出粤剧,可能老人们喜欢的居多。著名的香港的粤剧表演艺术家汪明荃和罗家英就是因为粤剧结缘。
经典的粤菜,脆皮烧鹅,白灼鱼皮生菜,十块钱一盅的椰汁乌鸡汤,蒸肉丸,消费100元以上还有菜品送,豆鼓蒸鱼,都好吃又实惠,店里还有东莞特产销售,赞。在这里吃饭的街坊居多,有种祠堂围菜的感觉。
老莞城饭店用的公鸡碗,又叫起家碗,寓意起家发达致富,据说是广东和福建闽南地区独有特色的碗。周星驰和TVB拍戏御用道具。
可园:岭南四大园林之一
岭南四大园林之一东莞可园,莞城人张敬修始建,亭台楼阁,漏窗雕花,小桥流水,荷塘月色,锦鲤天鹅
景区分古建筑区和可园博物馆两部分,博物馆免费,建筑区8元门票,看惯了国内景区的几十元上百元的门价,不由感叹这门票真的是良心价。
走进可园,立刻在喧嚣中觅得一份宁静,在繁冗里找寻得了一片净土。如果不是天太热,在这坐拥三湖的青石建筑园林里走走,一定更恬静悠哉。
作为岭南四大园林之一,可园与顺德的清晖园、佛山的梁园、番禺的余萌山房齐名。没去过其它几个园林,单就可园来说,我想除了怡然自得的园林风光外,令人钦佩的可能还是园主人张敬修的修为。
作为一个地道的东莞人,张敬修花了十余年的心血建成这座岭南名园——可园;同时,他作为一个武将,在宦海中三起三落,曾经为了抵抗英国侵略军舍生忘死;
作为一介文人,他又广涉金石书画,琴棋歌赋,并邀请了众多的文人墨客来到可园,抚琴吟诗,更扶掖居巢居廉在可园里长期作画,奠定了岭南画派的画风。一个人,可以有这样的作为,真的让我敬佩到不行。
可园内最高建筑——可楼,有17.5米高,沿楼侧石阶可登顶楼的邀山阁,四面明窗,飞檐展翅,远看又像一个碉楼,古时军事的瞭望台,上到高处凭窗可远眺莞城景色。
可园建筑是基本上是青砖石墙,邀月阁最上一层,有近三十扇特别的窗户——“蚝壳窗”。
这种窗户必须用个头大,质量好的蚝壳打磨成均匀的薄片,才能做成蚝壳窗,具有一定透光性,装饰性,私密性的特点。
不过如果一不留神,这么特别的难得的蚝壳窗在游览的时候会错过。
抬头飞檐低头古井,虽然很多地方已修葺一新,但是如果不着急,慢慢地触摸慢慢地感受,还是能嗅到一种旧时光的气息。
从古至今,庭院一直都是国人难以舍弃的居住情结。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看竹梢垂露的翠绿滴落,听,碧草芳菲里浅唱低吟。任他世界喧嚣,我自“吟啸且徐行”。
园小无穷景,壶中别有天。随处可见的楹联,给可园的场景作延伸扩展。
可园的月门、洞门、漏窗、彩色下班的窗扇,搭配得精致典雅,处处彰显着私家园林的建筑之美。
园林里,树木葱茏,芳草萋萋。一抬眼,硕大的菠萝蜜缀满枝头。
赏庭前花开花落,看天穹云卷云舒,青砖白墙,前庭后院,一座有温度气度的园林庭院,任你闲庭信步,流转时光。
关于岭南古典园林文化的一部随笔集——《雨打芭蕉落闲庭:岭南画舫录》,从可园的历史、结构、意境、特色诸多角度,都有尽的记述。
静街深巷,古树高墙,门庭赫奕,一方庭院便是一个天地。信步其间,似乎回到园主人那个抚琴吟诗作画的美妙瞬间。
在可园内满眼尽是绿色,移步即景。一旺绿水,碧波粼粼,倒影绰约。欢快的鱼群和天鹅们自由自由地游来游去,给宁静的可园增添一丝丝灵动。
可园的石雕展区,有各位旧时的门头、立柱、拴马桩、十二生肖装饰石雕作品展出。对石雕没有什么研究的人,走走看看就好。
穿过曲径通幽的东湖沿路,经过竹林小径,就是可园的博物馆区。
这里有八大山人书画精品(高仿)展,这里有岭南传统园林与民居展,二楼还有居巢居廉与可园展厅,但是去的那天二楼没有开放。如果你对书画感兴趣,如果你对古建筑感兴趣,着实在这里可以得到很好的熏陶和知识。
岭南很多建筑会用蚝壳造墙,生蚝壳一层层堆砌起来紧密排列,不仅具有隔音效果,而且还冬暖夏凉,坚固耐用。你从蚝壳墙里是很难抽出一个蚝壳的。在可园博物馆里,看到的这些硕大的蚝壳可是我从来都没有见过的,足足有两个手掌那么长。
古建筑是历史沉淀下来的物证,也是一种凝固的音乐。它的结构、它的用材、它的规划和分布,它的空间变化,它的色彩,无一不是那个年代那些先民的智慧和经验的累积,也是文明的传承。
我赞成有人的说法,地理需要结合历史,才更有意义和内含。每一座古建筑里都有历史的痕迹,都有文化的底蘊,都值得敬佩和敬畏。
下坝坊:独属东莞的小清新
下坝坊号称东莞鼓浪屿,夜晚来临,灯火阑珊处,有置身大理丽江厦门的穿越感,但是,酒吧似乎太多,更适合年轻人来。
黄昏时分,柔和的太阳在下坝坊狭窄的巷子里投下斑驳的光影,来这里拍照的很多,这里俨然成了婚纱摄像的战场。
这里像北京的798,上海的田子坊,厦门的鼓浪屿,充满创意设计艺术的氛围。很多建筑装修颇有情调,颇有创意,随便一拍,便小清新十足。
沿河一长排排档和小吃,在咖啡馆坐坐喝个下午茶,黄昏再到档口找点小吃,闲谈散步,也是极好的。
但是,似乎下坝坊更是属于夜晚的。夜幕降临之后,满大街的红灯笼彩灯亮起,人头攒动,人流熙攘,下坝坊似乎从白天文静的小姑娘摇身一变成了摇滚女郎,热辣狂野。
下坝坊是东莞的一个历史文化名村,也是岭南文化保存得比较好的村落。村子坝头保存有明朝洪武年间“奉旨崇 邑名臣”的木金匾一方,村子里的建筑也全是古色古香,保存完好。
夜晚,暑气渐消,走在夜色里,思绪在夜色中蔓延,随心而想,随境而移,走走停停,淡然而宁静,在喧闹中寻得一份浅浅的清欢。
给东莞给自己一天的时间,徘徊在古典与现代之间,没有太大的惊喜,也没有太多的失落。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