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地方别人没去过你可能就不知道还有这样一个美如画的地方,苍南就是这种地方。苍南一听就是很大气的名字,其实苍南这个地方也是很大气的,去看看吧。
有些旅程,注定是一生难忘的。对我而言,每次旅途,总有着未知的惊喜和故事;冥冥之中,那个地方与你不期而遇。既然来了,我总要带一些回去:视觉震撼的影像,回味不穷的印象,刻骨铭心的感动。而一座600岁高龄、孕育了一代又一代朴实的矿工、传承了百年美誉的小吃的云中山村,让我记忆深刻——竟然是我最喜欢的电视剧《温州一家人》取景地。
风景如画的浙南小县---苍南,与福建接壤。而一个叫矾山的小镇,却与矿石发生了600多年的联系。时至今日,这里不仅依旧传承着祖辈们的祖传技艺,还扎根在这一方水土,把山中富藏的矾矿发掘出来,运往全球各地,为人们生产、生活带去便利。这就是世界矾都--苍南矾山镇,占世界矾矿总量60%以上的矿业之乡。
说到矾,很多人感觉非常陌生,却又似乎听过。是的,食用明矾(白矾)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般用于油条、油饼、撒子的生产。当然不止于此,其他的矾,还供造纸、制革及制颜料、染料。
矾山镇是浙南最悠久的矿山集镇,镇上以苍南第一高峰鹤顶山、矾都活遗址福德湾景点而知名,此外还有世界矿山遗迹、国家矿山公园、鹤顶山地质公园等景区。曾经改革开放之初,都听闻人们说穷乡僻壤,穷山恶水。可如今呢?深处云雾缭绕的山村老街中,和城市里一万元一平方的城市鸟笼比起来。这种羡慕的感动,是无法言语的。美丽的山村,过去你不曾拥有,如今邂逅,往后可以多一份思念。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儿女,乡愁或许是是一枚小小的邮票,也或是一张窄窄的船票。你若安在,便是最相思。如今城市化浪潮越来越大,很多农村已经被发展所征用,所以我也没有一个像这样美丽的乡村,值得偶尔思念。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在追求物质的时代下,在山海苍南,古村保留的很完整。所幸的是福德湾还没有充斥那令人厌恶的商业气息。故乡,还是那一条熟悉石阶小巷。
和水乡古镇一样,青石板、黑瓦顶、矿石墙,房前屋后绿植繁茂,老宅木屋多几分岁月的沧桑,老村多几分醇厚。说起福德湾村,知道的人不多,但若提起矾山,电视剧《温州一家人》的取景地,相信大家并不陌生。
福德湾村,是一座历史上因采矾、炼矾而生、而盛的村落,整个村落沿鸡笼山自然山体而建,坐南朝北。村中有还保留老街的面貌,沿街小店铺、古宅改造的福德湾微缩观,最值得一走的就是长达数十里,翻山而下的古矿道。
这是古村中海拔最高的、开敞式的院落。现今改为微缩观,这里可以看到古村的历史遗迹。
烟雨蒙蒙,雾气缭绕。在梅雨季,湿滑的古矿道。如今不再有背着矿篓的矿工佝偻俯行,逐渐成为了喜欢重温古村人文历史游客漫步寻幽的观光石道。想起这雨季,《温州一家人》第一部中情境相似。周万顺和银花争论着是让儿子周麦狗跟着阿舅出国,还是女儿周阿雨。在那个年代,自强吃苦的温州人,一个接一个从这样的大山里走了出去,四海为家,四处逢生。小到一粒纽扣,大到开石油矿。都成为了浙商温州人的生意饭碗。多愁的雨季,让这个家庭开始了不平凡的一生。
矾山镇是苍南县唯一的矿山集镇,明矾石矿储藏量、品位及产量均为全国之首、世界之最。1956年以前,矾山明矾矿均由商人经营。如今全矿在职职工3600余人,其中各类工程技术人员650余人。1998年正式命名为"温州矾矿"。勤劳不凡的苍南人,守护着这一片“金山银山”,还保留了天蓝水绿的原生态风貌。
这里成为周边城市旅游出行的好去处,古村不收取任何门票。在下雨天,游客还是不断。有一些还带着自己的孩子穿上古装在这拍写真。见到我端起相机,她还羞涩的闭上了双眼。
从古村停车场进入,就看到有多个和啤酒瓶形状相似的锅炉塔。这个距今已有数十年历史。如今矿厂在古村不远处的南面。
历史上任何一个引以为祖传的矿业,都会对当地环境产生破坏。在旧时,由于技术的落后,开矿的疏忽管理,曾经遭到来此挖矿人们的破坏。在生产过程中,矾都也一度面临“矾”恼。现在,矾山唯一的一家国有企业—温州矾矿对矾浆、矾渣和矾烟三方面的污染物进行了处理。其中,矾浆已经闭路循环使用。矾渣已变废为宝,被用做地面砖,并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如今温州市政府要在世界矾都活遗址下造地下迷宫。建成后的"世界矾都"矿山公园,将成为亚洲最大的人造矿山旅游胜地。
如今衍息的制矾遗址,已经不再运作。很难想象,曾经这个美丽的小山村每天会从烟囱排放出多少有害的粉尘。
在《温州一家人》剧中的情景和福德湾极像,曾经勾起了许多老温州人对于上世纪80年代老温州城的记忆。年代感的建筑,写着繁体字的旧招牌,怀旧的墙面广告画,还有街道上往来穿梭的衣着淳朴的人群……
我看到在临街的一些矿岩墙上,悬挂着一些领导、名人学者到此游历的合影照。其中被奉为“局座网红”的张召忠少将也曾在2005年到此一游。
矾山为一山间盆地,是一破火山口;矾山山间盆地为—晚侏罗世—白垩纪的破火山口。因此这里的岩石储量特别多,除了用于制矾和铜矿外,当地民居也就地取材,现在还能看到一些老房子就是用岩石做墙基。
如今青苔满布的碎石路中,还留有当年运输矿车的轨道,如今成了一道特殊的风景线。
村中多为石头堆垒的房屋,虽说是依山体而建,但每一间房屋都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有临街楼,有山腰屋,或成合院等等。这种因地制宜、遵循自然环境建造的老房子在苍南保留的还比较多。之前去最美古村碗窑,也看到了不同民族和年代特色的古屋。
树木葱郁,野花点点,在雨后游逛古村,显得格外诗意和宁静。如果说这里有什么最值得体验的,其实也没什么,走走看看,身临其境,感受一下山腰古山村。在曾经络绎不绝的古矿道上,俯瞰整个小镇,感觉很惬意。不需要刻意去记住什么故居古宅老桥,只要记住,曾经你在苍南一个小镇老山村里,我在一条600多年历史的古矿道,观览云海群山环抱下的小镇。
仔细数来,这里有着中国美术学院公寓、朱氏微缩影公园、南山坪宫等小景点。
整个山村,我最喜欢这样的角度。门前载重的杜鹃花还是粉色宜人。大红灯笼高高挂,飘曳在山顶的老树枝上,与村中鲜红的五星国旗相互辉映。
听闻一个水果店老板说,自己也是出生在这里,大学毕业后,恰逢古村成为旅游景点了,现在回到村上开一家小店。古道是最具有历史沧桑感的特征。那会矿工手挑肩扛,从这里一路向鳌江翻山徒步。这可是有好几十公里路程。
这就是不多见的岩石堆砌的老村屋。现在已闲置荒废,但俨然成为最夺目的村落特色。
整个村屋错落有致,高低层次,一条古道,成为联通家家户户的主干道。这里的人们,采矿与生活融合在一起。
在每一个这样云雾缭绕的清晨,你一定不会愿意睡懒觉。走在山村的任意一个角落,感受美一天的开始。
从最上一层村屋巡道往下,就是来到福德湾茶书院,这里有清茗与香咖,还有那书香气。
村中也有一些旧屋改造的茶室,比如这一家,非常古朴。偌大的木栈道平台,摆放着各种颜色的绿植与盆景,宽阔的门面,却是两层木楼
院落外游客纷纷不绝,院中屋内,雅座着聊聊游客,在这品尝,听音乐,享受一个难得宁静的雨季午后。
对于旅行,我们都是认真的。比如图中穿蓝色T恤的,是我的朋友。酷爱品手工咖啡,去往全球各地任意一个地方,除非实在没有,不然一定是想尽一切办法去找寻。这是对生活的态度,也是对旅行的态度。这是他的旅行,我说——那里都会有你喜欢的那杯“咖啡”,只是这杯“咖啡”,或许喝一次就是一辈子。
不负时光,不负旅程。每一段旅行,都是一个全新的体验。世界上能被人记住的人不多,能把美好的回忆留在旅途,可以有很多。旅行,真的不是别人眼中的“美”,而是要在特定的时间,享受不一样的感受。
福德湾村名在历史长河中,几经演变。福德湾最早叫做苦竹庵。相传在其境内的石壁脚下的一处破落的庵堂周围,有一亩苦竹。村内留守多为老幼和妇女,少部分从事农产品种植。古来,“有采石爸就有采石子”,子承父业长期以来是传统。但随着就学就业、当地经济、旅游开放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外出赚钱,和进村开店。
这是一条名副其实的百年老街,走过了一代又一代的矿人和乡民,走到了今天,成为了世界矿界的明星。谁不说俺家乡好,每一个地方,以其自然特点、人文风俗,造就了每一个不同的美丽乡村。身临其境,我也为其矾山镇的不凡而感动。
除此矾山镇矿产富饶外,更是人杰地灵。这里是革命老根据地,是著名革命将领“铁军将才”朱程烈士的故里,是党的“七大”代表原黑龙江森林武警总队队长刘先同志的故乡。又是被誉为“东方之子”全国青年作家的现任海军政治部创作室主任黄传会的家乡。
进入福德湾古村,其实车辆是开到半山腰处,而这张图的石阶依旧是往山下村落铺就的。
就在这个拐角处,这家小店是比较出名的——为唐公肉燕展示中心。那什么是肉燕?为唐原来是肉燕创始人的名字,如今矾山肉燕的制作技艺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但是有一种说法,这是闽南福州当地的传统美食。相传,早在明朝 嘉靖年间,福建 浦城县有位告老还乡的御史大人,家居山区,吃多了山珍便觉流于平淡。于是,他家厨师取猪腿的瘦肉,用木棒打成肉泥,掺上适量的蕃薯粉,擀成纸片般薄,切成三寸见方的小块,包上肉馅,做成扁食,煮熟配汤吃。御史大人吃在嘴里只觉滑嫩清脆,淳香沁人,连呼“大妙”,忙问是什么点心,那厨师因其形如飞燕而信口说“扁肉燕”。
如今导游讲解肉燕的来由,也大体相同。门面不大,置八仙桌若干,一碗肉燕10元,相对于其他古镇景点的小吃价格,不贵。南来北往的游客,来着大多都会品尝一番。
破旧空置的老屋,已经被杂草丛生所掩盖,别有一番自然之意。
走到出口的地方,这里2个烧窑烟囱,一个像破碎的啤酒瓶,一个像冰镇桶中的啤酒。
有人说这个景点不好玩,也有人说这个古村不错,挺有意境。平心而论,福德湾不具备专程里游历的特色,但是如果你有幸来苍南,可以顺道来这一游。每个人在旅途发生的故事都不尽相同,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你对生活是怎样的一种态度,那对于景点的评价也自然是不同。2016年,福德湾矿工村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荣誉奖”,成为国内首个荣获殊荣的古村。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