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对于很多人来说充满了神秘感和危机感,这里地处世界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的屋脊,西藏的一切都显得非常神秘,因为西藏是离天空最近的地方,这里的人们习惯了高原生活,普通者进入会出现高原反应,所以西藏是一个需要经得起考验的人才能去的地方,下面给大家分享西藏旅游攻略游记真实版。
远方在前方
离职两个多月,考完驾照又不想立马陷入工作上班的“机械循环”,想想从帝都回长沙已近四年之久,还没出省走过。最终选择了独自去青藏高原,去西藏旅行一次,换换脑子,刷点片子。刚好有个“拉漂”的基友在拉萨,于是买了直达拉萨的火车票,拿到驾照的第二天就上火车出发了。
旅途的惊喜就是各种好奇
由于去拉萨的硬卧太火爆,只买到耗时长达两天两夜的硬座,当时的心情是很不好的。但是想到大学有次十一去帝都玩,回程也是坐的24小时硬座,想想不如干脆重新来一次大学的疯狂,说不定可以遇到一同去拉萨的驴友,顺便也减减肥(最后一句,是拉萨的好基友这样劝我。
可来到火车站,上了车,景象完全不一样。一是这趟车远比我想象的人要多;二是好基友们所说的艳遇、邂逅妹纸纯属扯蛋(一车基本都是大叔大老爷们儿(ó﹏ò。))。不过,想到拉萨的基友那句话:“既然过来了,无论旅途快乐或痛苦,都把它当做一次宝贵的亲身经历吧。”所以,想到这里,临近三点的我,依然在灯火通明、人满为患的车厢(你不会想到我隔壁的大叔直接躺倒过道上睡着了(T_T))里慢慢简书⋯⋯
在路上,看前方
无论如何,离职之后的第一次个人旅行就这么开始了,只要出发了,远方终会成为前方,因为我知道,我一直努力活在路上。
光秃秃,很黄很暴力
进藏火车行程过半,此刻我已过西宁正式进入青藏高原,坐了一天一夜的硬座,第一次见识了大西北的自然环境。在列车经过郑州,进入陕西境内时,还觉得植被很茂盛,郁郁葱葱的,但进入甘肃后,情况就变成了上面这幅图,看得我只想“吃土”。
第一次对大西北黄土高坡有了直观的印象,顿时觉得从山西到长沙扎根发展的好基友是多么幸福,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呆在家乡这光秃秃的土地上,估计只能当个“吃土”的村长了。
偶见青山绿水
当然,大西北也还是有秀丽的一面,在经过宝鸡渭河时,就遇见了上图这等只有在南方才能见到的青山绿水。但是仔细观察河面,还是有很多不知名的漂浮物,影响了整体感官。不过也印证了关中地区的自然环境优势,因为出了关中地区后,就一路是光秃秃“黄”到底了。
看到大西北这贫瘠干燥的黄土地,心想在这里如果不奔出去也只能奔出去啊,难怪我那山西农村的好基友那么拼命留在南方。
请给我一支兰州
一方水土只有自己亲身体验了,才会有自己真实的感受,这次算是对大西北有了深刻的印象。知道了,原来在这么艰苦的环境下,依然有人在这里顽强地生存着,并且就这么生存下来了。对比自己的成长环境,才倍感自身是多么幸福,深知要更加珍惜身边的青山绿水。
山有灵性,水蕴智慧,青藏高原,请给我别样的风景,我要好好呼吸你的韵律。
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
昨天下午六点的样子,坐了四十五六个小时的火车,终于到达“日光城”拉萨。这一路途径长江中下游、中原地区、关中地区、黄土高坡、青藏高原终于到达了目的地,这一圈让我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有了最直观的认识,原来在中学地理书上学到的中国三级阶梯地势,尤其是西北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的真实面貌,这次总算是亲眼见到了,不虚此行。
阳光之城
初到拉萨,下车时感觉很惊讶,原本以为只是旅游的季节性城市,结果火车从开始到终点始终都是满员。原来,由于拉萨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对外来人员的高薪吸引,使得附近四川等地的务工者越来越多选择来拉萨“淘金”,加上国际旅游城市的魅力,在拉萨街头,甚至见到满街的汽车堵得有点水泄不通。
夜空晴朗
由于坐了两天卧铺,没休息好,到达拉萨的时候,遇上一点高反,第二天起床鼻炎突犯,脑袋很是胀痛,有点感冒。所以,本计划到达的第二天去游布达拉宫等市内景点的计划,只能暂时取消,于是去买了点药,洗了个澡休息了大半天。直到五六点,身体恢复的差不多后,在拉萨的同学带来我去八廓街的藏式餐厅玛吉米亚吃晚餐,顺便逛了逛拉萨的夜景。上图就是大昭寺旁的八廓街,拉萨的建筑都很有藏式特点,色彩也很丰富,拉萨的夜空更是通透明朗,云的轮廓清晰可见,再伴着微微凉风,走在街上很惬意。
夜夜夜夜布达拉
吃完饭,由于离布达拉宫不太远,我们就散步到了布达拉前坪广场,欣赏了夜幕下美丽的布达拉。夜色中的布达拉宫依旧气势宏伟,稳稳地坐落在拉萨的中心。作为拉萨乃至西藏的名片,布达拉宫显得沉静而又雄伟,庄严而又美丽,仿佛向人们展示出了所谓信仰的力量,屹立于“世界屋脊”的力量,恰如汪曾祺的诗所言:“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雄伟的布达拉宫
转眼,从青藏高原归来快半个月,那里湛蓝通透的天空、五彩斑斓的经幡、沿途精彩的风景仍然让我陶醉不已。继续,将游记记录完整。
正式开始青藏之旅,首要目的地就是拉萨市内的主要景点:布达拉宫、罗布林卡以及大昭寺。来拉萨之前,其实还只知道布达拉宫,来了之后才发现,不止拉萨,西藏有人的地方基本都有寺庙,可见青藏高原确实是一个“信仰高地”。
围着布达拉宫转经
整个拉萨都是以布达拉宫为中心,东西南北依次建城,而且布达拉宫周围的建筑不能高于布达拉宫的高度,所以市中心的楼层基本在三四层左右。这就更加凸显了布达拉宫的雄伟庄严,仿佛和拉萨市四周的高山共同守卫着高原的信仰。
在布达拉宫俯瞰拉萨
从导游口中得知,整个西藏的寺庙中,布达拉宫是(文革期间)两所没有被破坏过的寺庙之一(布达拉宫是周总理下令不许破坏,另一所是尼泊尔商人保护下来的一座寺庙)。之后从报团的司机口中甚至听说,布达拉宫的文物价值甚至可以买几个上海市。可以买几个上海当然是玩笑,但其实,我更觉得信仰无价,布达拉宫是拉萨的标志,是西藏文化的瑰宝,是藏传佛教的圣地,不能用太世俗的眼光和价值去衡量,只要尽量去感受就好,信仰需要敬畏感,人需要对信仰、造物主保持敬畏,才能走得更长远,这或许也是西藏的寺庙内部都禁止拍照的原因。
布达拉宫内部参观入口处
参观布达拉宫用了将近两个小时,在各种导游的讲解中,听得一知半解(散客不方便请导游,只能蹭听,这样反而更自由,想听谁讲跟着那个团即可)。之后就前往下一目的地,达赖的夏宫、藏式园林的代表——罗布林卡。
罗布林卡中的建筑
罗布林卡给我的印象,就像藏式的“颐和园”,除了没有湖。罗布林卡的建筑风格相比布达拉宫更典雅精致,罗布林卡中的树木也十分茂密,随处可见席地而坐的藏民,晒太阳,聊天,喝酥油茶。同学跟我说,原来这里是达赖办公休息的地盘,现在则成了藏民的乐园。
罗布林卡中的过道
罗布林卡中的树林
在罗布林卡晒完太阳,紧接着就来到了最后一站:大昭寺。大昭寺在市中心,八廓街就在大昭寺周围。每天都有藏民在大昭寺门口朝拜,以及围着大昭寺顺时针转八廓街(去西藏不管参观寺庙,还是转山转经,都必须是顺时针)。大昭寺内的佛像也十分众多,基本上也是一路蹭着导游听过来的,而且巧的是参观那天,正好碰上寺庙里给释迦摩尼像刷金,念经朝拜的喇嘛和藏民十分众多。
大昭寺门口
大昭寺前朝拜的人
大昭寺内
当你来到西藏,呆的时间久了,你可能会慢慢感受到,在这儿,信仰不仅仅在心中、口中,更体现在随处可见的行为和日常生活中——转经筒,众多的寺庙,随处可见的经幡和玛尼堆,对于山川、湖泊甚至一草一木的敬畏和尊重。当信仰成为了一种无处不在的生活方式,生命该是多么的坦然和宁静啊。
布达拉宫
近日跟一位朋友聊起了拉萨,在最远的西方的一片净土,虔诚的信徒。
一角
白云触手可及;蓝天抬头可见;银河漂浮头顶;朋友来去匆匆;你是低头沉思;还是高仰头颅;你在守望什么?
拉萨.布达拉宫
屋檐
这是一位多年前在粉丝群认识的朋友,有过一面之缘,近日从西安――兰州――西宁一路到了拉萨,所发出来的感慨。
宫墙一角
2014年在深圳结识了一位朋友,2013年曾经自己背包横跨5个省,穿越川云藏,她说在这段长发3个多月的旅途中给她留下最深的映像是在快要入藏的时候她突然感冒了,高烧等症状的出现,进藏是一个非常危险的行为,但是来到这里如果不去就等于荒废了整个旅途,从而留下遗憾,不能给这段旅途画上圆满句号。一路上结伴同行的驴友纷纷劝说,不让她进藏,她说她自我感觉的精神各方法都比较好,没有听从驴友的劝说而是跟着他们进藏,进藏了的她感冒等状况却好了,没有预期想象的高原反应,没有因为感冒而加重了病情,反而是自然而然的痊愈了起来,这是一个神圣的地方。
雪山
2015年来到了上海,闺蜜跟其他好友去了,从成都――兰州――拉萨,夜晚的时候到清吧喝上一杯酒,听着从五湖四海到这里旅行的朋友讲着自己这一路的心情故事。
酥油茶
喝一杯热酥油茶,喝起来咸里透香,甘中有甜,这是西藏人款待宾客的珍贵礼仪。
祈祷
在大昭寺门前静坐,看着面对燃燃不息的酥油灯火,在信众们五体投地、顶礼膜拜的震撼场面中,感受信仰的力量……
信徒
晨曦刚刚照临,大昭寺门前已满是磕头叩拜的信众。他们双手合掌过头,自顶至额、胸、拱揖三次,再跪倒匍匐于地,双手伸直,五体投地,一遍遍地重复着同样的动作。
信徒
这些信众们,大都是不远千里长途跋涉而来,他们风餐露宿,一步一磕头,只为到大昭寺对着佛祖释迦牟尼像磕上成千上万个头,以祈求自己心中的愿望。
信徒
驴友分享;我无法用语言来描述自己第一眼看到众多信徒拿着转经筒,口诵六字真言,面对大昭寺顶礼膜拜时的震撼,那种场景足以让每一位前来参访的人,感受到藏民族传承千年的佛教气息。
在他们的脸上,写满了虔诚、沧桑、豁达——那样的面孔,只在世界屋脊。
羊湖
我想趁这青春年华独自向西走。穿越云海到达另一个国度,一个有历史,有故事,一个冲洗心灵的地方,带上灵魂一路向西走。
日照雪山,金碧辉煌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