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乐山大佛的脸又花了,看上去俨然是一副“颓废狼狈”的模样,而2019年4月,乐山大佛刚结束200多天的闭关体检脸重现粉嫩,现如今又花了是什么原因呢,乐山大佛应该怎么保养才能够长久。
最近的乐山大佛,一副“颓废狼狈”的模样,给人的感觉是久经沧桑。然而,2019年4月,乐山大佛刚结束200多天的“闭关体检”,当时被蒸汽、砂纸和无铅布“保养”过的脸重现粉嫩。 排水问题,是近些年来乐山大佛遭遇的一个痼疾。乐山大佛脖颈下满是青苔和黑斑,胸口修复部位出现裂痕,右下颌部位出现明显的空鼓裂痕,鼻子已经全黑,太阳穴的裂痕穿过眉梢。
不仅是“面部皮肤”,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现如今,距上次“抢救”还不到两年,条带状的裂痕已经从大佛发际线向下贯穿眉毛,下巴处的空鼓形成斑片,已经翘起明显的裂纹。在抢救的重点——大佛胸口,仍旧爬着裂痕。此前参与修缮的工程师直言不讳,“如果不治理排水,每次用锤灰抢救式地抹一遍,也只能维持两三年。”
是的,排水问题,是近些年来乐山大佛遭遇的一个痼疾。早在1991年,有关部门就组织力量对大佛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研究,当时的研究结论是,要想真正保护好大佛,应当治理其排水系统。但此后30年至今,“粉刷”却几乎成了大佛历次修缮与抢救工作的重心。这当中,有研究论证、工程技术、政策审批、项目经费等多方面的原因。但显然,岁月不等人,风雨侵蚀下的大佛,也等不起。
当然,修缮乐山大佛这样的工程,势必很复杂,牵涉到多方面的考量,需要诸多领域的专家来论证,排水工程也不是说上马就能上马的。但是从几十年前便意识到排水问题,提出过多种方案,至今却依然无法进入实操阶段,多少还是让人不解。哪怕是经费不足,也可考虑借助机构、企业、爱心人士等社会力量。
一定要认识到,大佛养活了乐山很多人,“滋养”了无数游客的眼睛和心灵,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效益和文化传承价值,也只有保护好大佛,才能继续维持和提升这种效益和价值。一座大佛背后,是成千上万的相关从业者,也是积淀千年的历史文化,我们今天有能力也该有主动性去保护好它。时间不可倒流,我们不能等到失去之后,才后悔莫及。
来源:光明日报
展开阅读全文